Monday, October 6, 2008

国内乳品行业和心理学界

最近翻到新浪上有关同性恋的帖子,令我吃惊的有专家站出来发表这样的言论. Danny建议说坚决不要相信国内的心理咨询师. 这样的状况让我联想到了三鹿奶粉. 想象那些对自己的性向认识还不清楚的青少年在这些所谓"专家"的指导下要走多少弯路啊?



同性恋是一种由性心理变异而引起的性行为,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理因素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

在心理因素中包括同性恋者的童年生长环境与教育等条件,也有人是因为在与异性交往时受了刺激转向同性恋,也有的是因为从小被当成与原性别相反的角色抚养长大,导致成人后的角色错乱。美国心理学界有人认为,有相当多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同性恋倾向,这既说明了同性恋有一定的普遍性,也说明了同性恋是可望矫治的。

对于这位男士,建议他不要从道德上排斥自己,认为自己很卑下,而要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正视问题,努力矫正。要坚决离开原来的同性伙伴,可以做其他事来冲淡内心习惯性的“呼唤”,来抵抗诱惑。发掘自身的积极因素,发展真正的异性爱情来减弱同性恋心理习惯。只要本人具有积极的态度与改变意向,同性恋是可望矫正的。

【王裕如简介】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上海知音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上海知音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主任;上海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公安局心理顾问。

============
二 发表于新浪教育


吉林省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李敏认为,高校中同性恋的成因大概有三方面因素:

生理因素。很多同性恋都是具有先天倾向的。其基因染色体结构决定了他(她)在艺术、体育等某些领域的发展天赋,而与这些天赋一同而来的往往也有他(她)们对同性的“倾向”,如同硬币正反面。

社会因素。体育类专业的女孩子容易因外在环境而产生男性化的倾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在另类的追求中寻觅刺激,自我标榜、特立独行会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同性恋”很容易成为获取这种满足感的途径;当代的许多大学生都有很复杂的社交圈,“嗑药”、同性恋等猎奇行为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讲并不陌生。

心理因素。主要是后天因素,譬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情感方面的变故,产生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之后,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最终导致心态上的变化、扭曲,最终演绎为不健康人格的“同性倾向”。

李敏指出,在中国高校同性恋群体中,仅一小部分是源于人格缺陷的心理因素,有20%至25%的人是源于生理因素,而绝大部分是源于兴趣、爱好方面的社会因素。

李敏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普遍能够得到保证,生活压力和负担小,因而考虑的东西也容易不现实。同时,他(她)们也会试图通过对这些不现实的东西进行实践来寻找充实感,通过感官刺激来达到自我满足。

“虽然大学生与青春期青少年相比,在心理上相对具有优势,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抵抗能力、判断辨别能力仍然是不成熟的。对于高校同性恋群体,预警式教育、疏导、治疗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她说。

李敏建议,首先,应鼓励高校性取向不太正常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与校内的心理医生或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其次,社会舆论对高校同性恋群体持“包容”态度是对的,但绝不能形成纵容的氛围。此外,最重要的是,应在青少年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性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工作,让青少年尽早明白“同性恋到底意味着什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