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8, 2008

感觉的流动性

前天在收音机上又听到了Mix 放的Hey there Delilah,非常有感觉。在放了一两个月的Christmas音乐之后,Mix终于又回到正轨了。期待一些新的好作品。

昨天跟朋友有一个long talk,觉得又长了一些对自己的知识。我长时间以来按照自己的心意经营自己的生活,自己喜欢什么、喜欢事情怎样发展都有非常specific的idea。就好象自己的计算机的设置--随时间的流逝它已经逐步进化到现在的高度个性化而且稳定的状态,工具栏上有什么,快捷键的配置,装有什么软件,目录结构是怎样的,开始菜单是怎样的~~有那么多细小的事情满足我特别的要求。如果有一天别人给我一台新的电脑,那么我就不可避免地感到这点不顺手,那些地方不方便,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花精力把它变成我最喜欢的样子,而不是安心干要做的事情。

如果把电脑换成人,那么就没有那么好办了。如果我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这台“电脑”就会不合作。有些配置是“硬件”的,无法个性化。电脑会说,对不起,这儿无法修改,要改只能换一台。再换一台有些feature令人满意一些了,但是另外一些又差强人意。而且人跟电脑不一样的是,电脑完全听我的,而人呢,反过来会说“你应该喜欢我的这个feature”,“你可以这样来完成这个任务?” 我就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了,郁闷的时候就会complain,算了不要这个人脑了。那么人能否这样--本来不完全和自己的心意,但经过培养,也能适应?

好像还是有可能的。记得NYT改版的时候,字体布局都换了,我非常不适应,很恼火。就写了email给NYT说,你的新版面让我很不爽,你知不知道专业网站不用这样的字体...结果没有任何回音。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阅读如常,再不觉得字体/布局有让我不爽的地方了。跟以往一样,我毫不费力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版面和文章,阅读速度跟以往一样快。看来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只要不是是与非,我们的偏好还是有可能从红色迁徙到蓝色的。那么那些郁闷本身呢?他们也是真的,只不过是我们在了解了他们的fluid特质之后,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就是了。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这个观念我很赞同
感觉有惯性,当被迫改变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难受以至于complain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必须适应另一种颜色